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常见合金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对性能的影响分页导航
本页导航 广告链接

常见合金元素在钢铁材料中的作用

注:1.符号“√”表示所对应的合金元素;符号“↑”表示合金元素的作用或影响程度及方向,“↑”愈多,则说明作用越大。
2.此表仅仅是个常见合金元素在钢铁材料中所起作用或影响的粗略概括,实际上在每一种特定条件下各种合金元素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故在应用是仅供参考。
①指的是热处理(淬火加热)时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
②指的是热处理(回火)时的石墨化倾向。
③指的是铸造(钢和铸铁)时的白口化倾向。
④指的是锻造加热时冷却不当而产生的白点。
⑤指的是铸造(钢和铸铁)时产生的成分偏析和柱状组织偏析。
⑥指的是冷作压力加工时产生的层(条)状组织。
⑦指的是渗碳时产生的反常组织。
⑧指的是铁索体的固溶强化。
⑨指的是焊接时产生的冷裂、热裂、时效开裂等。

Mn Ni Cu Co Cr W Mo V Ti Be Zr Si
分布及存在状态 形成碳化物
非形成碳化物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Ni3Al FeCo FeCr Fe2W Fe2Ti FeSi
Ni3Ti
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MnS CrxOy VxOy FeO·TiO2 ZrO2 SiO2·MxOy
MnO·SiO2 FeO·Cr2O3 VxNy TixNy ZrxN
游离状态存在 (≥0.75%)
α-Fe中最大溶解度 10% 2% 76% 无限 33% 4% 无限 7% 0.30% 18.50%
γ-Fe中最大溶解度 无限 无限 8.50% 无限 12.50% 3.20% 37.50% 1.35% 0.75% 0.70% 2.15%
铁碳平衡状态图的影响 形成连续γ相固溶体
形成封闭γ相图
γ相区位置
临界点 A1
A2 ↑(<14%)
A3 ↑(<45%)↓ ↑(>7%)↓
A4
共析点 S
组织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① ↓ (自由存在) ↑ ↓
 ↓  ↓  ↓  ↓  ↓  ↓
 ↓  ↓  ↓ (脱O)
石墨化倾向②
白口化倾向③
白点敏感性④
偏析⑤
带状组织⑥
形成反常组织倾向⑦
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化温度
C-曲线 珠光体鼻尖
贝氏体鼻尖
马氏体转变点 ↓ (溶入奥氏体)
淬透性  ↑  ↑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残留奥氏体量
过热敏感性  ↑ (>0.6%)
脱碳倾向
回火稳定性
回火脆性倾向
二次硬化
固溶强化⑧
沉淀强化
渗碳 碳的扩散速度
碳浓度
渗层厚度
渗氮 渗氮能力
渗层硬度
铸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流动性
形成缩孔倾向
热裂倾向
锻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韧性及塑性
热脆性
热变形抗力
锻造性
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 开裂倾向⑨
气孔及疏松
焊接性
冷加工工艺性能的影响 冷脆敏感性
兰脆性
冷作硬化性
冷冲压性 ↑ (形成MnS) ↓ (固溶时) ↓ (固溶时)  ↓ (固溶时) ↓ (固溶时)
切削性
磨削加工性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屈强比
弹性
强度
塑性  ↑ (<0.5%)  ↓ (>0.05%)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韧性 ↓ (>0.05%)
qd耐磨度
耐磨性
低温性能的影响 冷脆性
低温韧性
脆性转变温度
(<0.14%) (<0.07%)
高温性能的影响 热脆性
(高S时)
热强性
热硬性
抗蠕变性
抗氧化性
(高含量)
高温强度
(耐热钢)
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对密度
密度
导热性
导电性
化学性能的影响 耐大气腐蚀性
耐酸类腐蚀性
(高Si铁)
耐晶间腐蚀性
(不锈钢)
抗氢腐蚀性
耐海水腐蚀性
耐点腐蚀性 ↓(FeCl3)
Mn Ni Cu Co Cr W Mo V Ti Be Zr Si
分布及存在状态 形成碳化物
非形成碳化物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Ni3Al FeCo FeCr Fe2W Fe2Ti FeSi
Ni3Ti
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MnS CrxOy VxOy FeO·TiO2 ZrO2 SiO2·MxOy
MnO·SiO2 FeO·Cr2O3 VxNy TixNy ZrxN
游离状态存在 (≥0.75%)
α-Fe中最大溶解度 10% 2% 76% 无限 33% 4% 无限 7% 0.30% 18.50%
γ-Fe中最大溶解度 无限 无限 8.50% 无限 12.50% 3.20% 37.50% 1.35% 0.75% 0.70% 2.15%
铁碳平衡状态图的影响 形成连续γ相固溶体
形成封闭γ相图
γ相区位置
临界点 A1
A2 ↑(<14%)
A3 ↑(<45%)↓ ↑(>7%)↓
A4
共析点 S
组织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① ↓ (自由存在) ↑ ↓
 ↓  ↓  ↓  ↓  ↓  ↓
 ↓  ↓  ↓ (脱O)
石墨化倾向②
白口化倾向③
白点敏感性④
偏析⑤
带状组织⑥
形成反常组织倾向⑦
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化温度
C-曲线 珠光体鼻尖
贝氏体鼻尖
马氏体转变点 ↓ (溶入奥氏体)
淬透性  ↑  ↑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碳化物)
残留奥氏体量
过热敏感性  ↑ (>0.6%)
脱碳倾向
回火稳定性
回火脆性倾向
二次硬化
固溶强化⑧
沉淀强化
渗碳 碳的扩散速度
碳浓度
渗层厚度
渗氮 渗氮能力
渗层硬度
铸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流动性
形成缩孔倾向
热裂倾向
锻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韧性及塑性
热脆性
热变形抗力
锻造性
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 开裂倾向⑨
气孔及疏松
焊接性
冷加工工艺性能的影响 冷脆敏感性
兰脆性
冷作硬化性
冷冲压性 ↑ (形成MnS) ↓ (固溶时) ↓ (固溶时)  ↓ (固溶时) ↓ (固溶时)
切削性
磨削加工性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屈强比
弹性
强度
塑性  ↑ (<0.5%)  ↓ (>0.05%)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韧性 ↓ (>0.05%)
qd耐磨度
耐磨性
低温性能的影响 冷脆性
低温韧性
脆性转变温度
(<0.14%) (<0.07%)
高温性能的影响 热脆性
(高S时)
热强性
热硬性
抗蠕变性
抗氧化性
(高含量)
高温强度
(耐热钢)
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对密度
密度
导热性
导电性
化学性能的影响 耐大气腐蚀性
耐酸类腐蚀性
(高Si铁)
耐晶间腐蚀性
(不锈钢)
抗氢腐蚀性
耐海水腐蚀性
耐点腐蚀性 ↓(FeCl3)
Al Pb Nb As P S O C N H B RE
分布及存在状态 形成碳化物
非形成碳化物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FexAl FexB
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Al2O3
FeO·Al2O
PbS NbN (Mn·Fe)S
ZrS
AlN
游离状态存在
α-Fe中最大溶解度 36% 1.80% 2.80% 0.03% 0.02% 0.10% 0.01%
γ-Fe中最大溶解度 0.60% 2% 0.25% 0.00% 2.10% 2.80% 0.02%
铁碳平衡状态图的影响 形成连续γ相固溶体
形成封闭γ相图
γ相区位置
临界点 A1
A2
A3
A4
共析点 S
组织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① ↓ (脱O)
石墨化倾向②
白口化倾向③
白点敏感性④
偏析⑤
带状组织⑥
形成反常组织倾向⑦
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化温度
C-曲线 珠光体鼻尖
贝氏体鼻尖
马氏体转变点
淬透性
↓(碳化物)
残留奥氏体量
过热敏感性
脱碳倾向
回火稳定性
回火脆性倾向
二次硬化
固溶强化⑧
沉淀强化
渗碳 碳的扩散速度
碳浓度
渗层厚度
渗氮 渗氮能力
渗层硬度
铸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流动性
形成缩孔倾向
热裂倾向
锻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韧性及塑性
热脆性
热变形抗力
锻造性
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 开裂倾向⑨
气孔及疏松
焊接性
冷加工工艺性能的影响 冷脆敏感性
兰脆性
冷作硬化性
冷冲压性
切削性
磨削加工性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屈强比
弹性
强度 ↑ (<0.8%)
塑性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韧性
qd耐磨度 ↑ (<0.8%)
耐磨性
低温性能的影响 冷脆性
(高C时)
低温韧性
脆性转变温度
高温性能的影响 热脆性
热强性
热硬性
抗蠕变性
抗氧化性
高温强度
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对密度
密度
导热性
导电性
化学性能的影响 耐大气腐蚀性
耐酸类腐蚀性
耐晶间腐蚀性 ↑ (不锈钢)
抗氢腐蚀性
耐海水腐蚀性
耐点腐蚀性 ↓ (FeCL3中)
Al Pb Nb As P S O C N H B RE
分布及存在状态 形成碳化物
非形成碳化物
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FexAl FexB
形成非金属夹杂物 Al2O3
FeO·Al2O
PbS NbN (Mn·Fe)S
ZrS
AlN
游离状态存在
α-Fe中最大溶解度 36% 1.80% 2.80% 0.03% 0.02% 0.10% 0.01%
γ-Fe中最大溶解度 0.60% 2% 0.25% 0.00% 2.10% 2.80% 0.02%
铁碳平衡状态图的影响 形成连续γ相固溶体
形成封闭γ相图
γ相区位置
临界点 A1
A2
A3
A4
共析点 S
组织的影响 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① ↓ (脱O)
石墨化倾向②
白口化倾向③
白点敏感性④
偏析⑤
带状组织⑥
形成反常组织倾向⑦
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化温度
C-曲线 珠光体鼻尖
贝氏体鼻尖
马氏体转变点
淬透性
↓(碳化物)
残留奥氏体量
过热敏感性
脱碳倾向
回火稳定性
回火脆性倾向
二次硬化
固溶强化⑧
沉淀强化
渗碳 碳的扩散速度
碳浓度
渗层厚度
渗氮 渗氮能力
渗层硬度
铸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流动性
形成缩孔倾向
热裂倾向
锻造工艺性能的影响 韧性及塑性
热脆性
热变形抗力
锻造性
焊接工艺性能的影响 开裂倾向⑨
气孔及疏松
焊接性
冷加工工艺性能的影响 冷脆敏感性
兰脆性
冷作硬化性
冷冲压性
切削性
磨削加工性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屈强比
弹性
强度 ↑ (<0.8%)
塑性
淬火回火钢对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韧性
qd耐磨度 ↑ (<0.8%)
耐磨性
低温性能的影响 冷脆性
(高C时)
低温韧性
脆性转变温度
高温性能的影响 热脆性
热强性
热硬性
抗蠕变性
抗氧化性
高温强度
物理性能的影响 相对密度
密度
导热性
导电性
化学性能的影响 耐大气腐蚀性
耐酸类腐蚀性
耐晶间腐蚀性 ↑ (不锈钢)
抗氢腐蚀性
耐海水腐蚀性
耐点腐蚀性 ↓ (FeCL3中)